双相抑郁相关论文
目的探讨单双相抑郁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对其进行药物联合心理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收......
双相抑郁作为双相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形式,其诊断和治疗都存在着颇多困难,特别是治疗上存在更多的争议与挑战。在临床实践中,双相抑郁......
目的:比较双相抑郁和单相抑郁患者脑代谢物及脑部微观结构差异,探索可以用来鉴别双相抑郁和单相抑郁的客观影像学指标。方法:收集2017......
期刊
目的 观察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双相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福建省厦门市仙岳医院收治的双相抑......
目的分析比较单双相抑郁早期临床特征及认知功能损害相关内容。方法研究开展时间周期度范围设定为2019年4月~2021年4月,择取本院收......
目的 自杀是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高死亡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以期减少该......
双相抑郁在临床中常被误诊为单相抑郁,且误诊率较高,只有约20%的双相抑郁患者能在第1年被明确诊断,大部分患者需要首次发作后的7~10年......
双相障碍是一种慢性的、严重的精神疾病,其情绪和活动水平会在抑郁期和躁狂或轻躁狂期之间振荡。双相障碍影响着世界大约1%的人口,......
目的:单相抑郁(Unipolar depression,UD)和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抑郁相的鉴别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但是目前仍没有可......
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都具有明显的抑郁症状,临床误诊率较高。近年来,人们开始使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来探测区分单双相抑郁的神经影像学指......
[目的]探讨单相抑郁障碍(UDD)与双相抑郁障碍(BDD)人口学、病程、临床特征等方面的异同点,提高对双相抑郁障碍的诊断识别率.[方法]......
[关键词] 单相抑郁;双相抑郁;临床特征;预后 [中图分类号] R749.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1)22-0102-0......
目的:双相障碍是一种以躁狂、抑郁交替发作为主要表现的重性精神疾病。在临床工作中,由于临床表现相似,双相抑郁(BD)常被误诊为单相抑......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Ⅱ型抑郁发作患者神经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5例符合DSM-IV-R双相障碍Ⅱ型抑郁发作患者(病例组)和45例......
目的:探究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比率低频振幅的特点和相关性。方法:入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门......
目的通过比较单、双相抑郁面部表情识别的区别和烟酸皮肤潮红反应的差异,以期寻找区分二者的生物标记物,为临床鉴别单、双相抑郁提......
目的:由于双相抑郁的高误诊率,一部分双相抑郁患者接受着不适当的治疗,即没有以情绪稳定剂作为治疗基础,单纯的应用抗抑郁剂。在这......
2006年初,在一个寒风不挡春意的日子里,北京安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正式挂牌了。被称为“心理感冒”的抑郁症在此可以得到专业诊治和康......
目的 探讨双相抑郁患者腺苷酸环化酶-2(ADCY-2)基因多态性与认知功能及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疗效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
[目的]:
1.研究双相抑郁患者前额叶皮质、前扣带回皮质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谷氨酸复合物(Glx)等代谢物相对含......
目的:了解单相抑郁、双相抑郁患者治疗前后所存在的认知功能障碍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对来源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7年3......
抑郁症因其病因不清、致病因素复杂、发病机制不清,一直以来都是精神科领域聚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均以情绪低落......
对双相情感障碍的研究,以往更多的兴趣集中在双相躁狂和单相抑郁的急性期和长期治疗上,而对双相抑郁的研究则较少.但在临床实践中,......
明确区分单相抑郁(即反复发作抑郁症)和双相抑郁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为,二者的治疗不同.若诊断为单相抑郁,通常应予抗抑郁剂;但......
我们对接受了3个月抗抑郁治疗的抑郁发作患者进行转相调查,报道如下....
研究显示,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患者对药物的治疗反应存在着相当的差异,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单相抑郁的标准治疗是抗抑郁药,单用抗抑......
双相障碍是一种高复发率(>90%的患者反复发作)、高自杀率(25%~50%的患者自杀未遂,11%~19%的患者自杀死亡)、高共病率(46%的患者伴酒依赖,60%......
双相障碍因临床表现多样、病程复杂、误漏诊多、治疗困难而受到广泛关注[1].即使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双相障碍的复发率仍居高不......
双相抑郁一直受到各国精神卫生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随着不同国家和地区双相障碍防治指南的出台和更新,双相抑郁的治疗逐渐......
目的 :探讨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临床特征的区别。 方法 :收集单相抑郁症患者 32例 ,双相抑郁症患者 40例 ,从临床的角度进行对照研......
目的:探讨未服药双相抑郁(BP)患者执行功能状况,以及伴有焦虑症状对其执行功能的影响. 方法: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将46......
双相障碍是一种易共病、易误诊疾病,在抑郁期的治疗较为困难.目前抗抑郁剂被普遍用于双相抑郁的治疗,它们种类繁多,药理特性也不尽......
尽管目前的统计数据表明双相躁狂与双相抑郁的患者数量相当,但大量的研究仍集中在双相躁狂的药物治疗上.例如,锂盐、卡马西平、丙......
目的 评价拉莫三嗪治疗双相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2例双相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拉莫三嗪组31例,碳酸锂组31例.分别口服拉莫......
双相抑郁是一个复杂的精神科临床问题,其诊断与治疗对治疗医生而言都具有挑战性.通常双相障碍整个病程中抑郁症状发生较多[1,2],因......
目的探讨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人口学、病程、临床特征和人格等方面的异同点,提高对双相抑郁的诊断识别率。方法符合CCMD-3双相抑郁......
双相障碍混合发作在临床上不常见,且治疗起来非常困难,锂盐、抗癫痫药(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以及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齐拉西酮......
目的 了解单、双相抑郁患者治疗前后执行功能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7例单相抑郁和30例双相抑郁患者予以3月药物治疗,治疗前、......
目的 了解抗抑郁剂治疗过程中双相抑郁患者出现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风险因素.方法 623例双相障碍患者中筛选出68例初诊为"单相抑......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培酮强化治疗双相抑郁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双相抑郁发作患者共104例,......
目的 研制双相抑郁指数量表(BDIS),并考评其信度、效度.方法 通过复习文献,将双相抑郁患者的临床特征汇总,初步编制成双相抑郁指数......
目的:探讨喹硫平治疗双相抑郁患者临床疗效分析及对白介素-1(IL-1)、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因子水平的影......
目的:探讨单相抑郁(UPD)与双相抑郁(BPD)患者在不同情绪面孔刺激下执行持续注意任务时的事件相关电位(ERPS)的特点及其与治疗转归的关系。......